![]() 香港飛龍.online 官方授權發布的第4代「香港飛龍」標誌 本文内容: 2025年5月7日晚,擁有30多年歷史的香港連鎖品牌海皇粥店宣布終止全部業務,即日起關閉所有店鋪和辦公室,並終止員工雇傭合約。 海皇粥店創立於1992年,主打平價粥品,人均消費不到50港元。巔峰時期,該品牌在香港開設超過30家門店,但截至結業前僅剩7家仍在營業。 據媒體報道,去年4月,海皇粥店灣仔分店因拖欠3個月租金共計81.3萬港元被業主追討,沙田分店也曾因欠租問題拍賣店內設備。近8個月內,已有5家分店相繼閉店。 海皇粥店在給員工的信件中解釋稱,受經營環境及財務狀況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而不得不結業。結業後,一家為其提供運輸服務的公司透露,海皇粥店已拖欠其近三個月、約數十萬港元的送貨費用。 此外,約130名員工未收到去年12月至今年3月的強積金供款及附加費,涉及金額約57萬港元。同時,從去年下半年起,海皇粥店便出現延遲發放薪酬的情況。香港勞工處表示,已接獲超過80名員工求助,追討金額達800多萬港元。 為自救,海皇粥店曾推出優惠活動吸引客流。例如,去年10月底在灣仔分店推出為期3天的放題活動,消費者僅需花10港元即可任食瑤柱白粥及四款油器,但因限製較多,效果有限。 近年來,香港餐飲市場面臨多重挑戰,一批品牌接連退出市場。例如,經營了44年的「金裝燉奶佬」將於本月29日關閉最後一家分店;信和酒店旗下的「沙嗲軒」、太興集團旗下的「稻埕飯店」等也關閉部分門店。 數據顯示,香港本地上市餐企業績集體承壓:大家樂集團預計2025財年溢利同比下降不超過30%;稻香控股2024年由盈轉虧,虧損達4576萬港元;太興集團凈利下降33.13%至6275萬港元。 行業困境的背後,反映出香港餐飲市場結構性矛盾加劇。一方面,港人北上消費趨勢顯著,內地餐飲選擇豐富且性價比高;另一方面,訪港旅客消費力較疫情前至少減少兩成。同時,高昂的租金成本、人工費用及食材價格持續壓縮利潤空間。 值得註意的是,在此背景下,兩餸飯業態異軍突起。這類平價快餐售價不到20港元,多以打包外帶為主,門店面積小,成本低。據統計,截至今年3月底,香港兩餸飯店數量已突破600家,相較2021年底實現翻倍增長。 兩餸飯的爆火為香港餐飲業提供了一些破局思路,在消費降級趨勢下,高性價比的大眾剛需餐飲或成為經營者的新出路。 (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。)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